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古人认为冷气积久为寒,寒冷程度未至极点,故称小寒。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乡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
此时阳气已动,
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二候鹊始巢
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
其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三候雉始鸲
“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
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习俗
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入冬之后天气比较寒冷。有时候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
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
吃腊八粥
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小寒·养生
加强锻炼。
俗语说“冬练三九”,小寒节气正处在“二九”、“三九”期间,可以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也正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节。
养肾防寒。
《黄帝内经》中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岁末寒冬将尽,
愿你手中有茶,
眼中有诗,夜里有梦。
与君共候春花烂漫时。
审核:经济管理学院
照片: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