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诚招:秋招季里的成长课
来源:商学院
作者:王世斌
时间:2025-07-21

个人简介

吴诚招,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商学院2025届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目前已成功签约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学海筑基:用证书敲开专业之门

踏入大学校园之初,我便明确了财务管理专业的职业方向。我深知,财务行业不仅需要理论支撑,更需权威资质加持。大学期间,我系统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核心课程。大三学年,我便正式启动初级会计资格证备考,通过拆解考点、题海训练与模拟测试三重策略,一次性高分通过考试。这本证书是我简历上的第一张“专业名片”,它让HR在筛选简历时,能快速认可我的专业素养。因为证书的考取不仅是对知识的检验,更是培养自律习惯的过程。

实习探路:在实践中锚定职业坐标

大三暑假,我申请到本地一家制造业企业的财务部实习。从装订凭证、核对账目到协助编制财务报表,我在琐碎的实务中理解了理论与实操的差异。实习时,带教老师让我核对一笔应收账款,我按课本公式计算却忽略了坏账计提的实际规则,这让我意识到纸上谈兵的局限。这次经历让我明白,财务工作需要严谨的逻辑与对细节的敏感度。此后,我还去过其他公司积累经验,逐步掌握了成本核算、税务申报等实操技能,也更清晰地认识到金融机构对财务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

秋招逐梦:简历迭代中的"细节之战"

大四开学伊始,我便将重心投向秋招,珍惜学校组织的每一场招聘会,从第一场企业宣讲会开始,便带着简历奔波于不同企业的展位前。第一次投简历时,我照搬模板,内容杂乱,被HR指出“缺乏针对性”。受挫后,我开始研究优质简历的撰写逻辑:将初级会计证、实习经历、专业课程成绩作为核心模块,针对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岗位需求,重点突出“财务分析”“资金管理”相关实操经验。记录每次面试中HR的提问方向,反推简历需要强化的细节,前后修改了近十版简历,每一版都在删减冗余、突出重点,直到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面试攻坚:从知识储备到心态博弈

当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招聘公告发布后,我便迅速进入备战状态,通过官网、行业报告深入了解信用社的发展历程、核心业务与企业文化,针对笔试内容(时政热点、金融基础知识、行测)制定三轮复习计划:第一轮系统梳理《货币银行学》考点,第二轮刷近五年银行笔试真题,第三轮聚焦甘肃本地金融政策与信用社特色业务。面试前,自己在镜子前反复练习1分钟、3分钟版本的自我介绍,并针对“如何处理客户投诉”“谈谈对普惠金融的理解”等高频问题形成逻辑框架。最终,我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从容的应变能力,顺利通过笔试与面试,拿到签约offer。

经验寄语:给学弟学妹的三个"早"

回顾求职之路,我总结出关键经验:

1. 早规划:大一大二明确职业方向,用证书与实习为简历“打底”,避免大四临时抱佛脚;

2. 早行动:秋招是场信息战,主动关注学校招聘会、企业官网,别怕被拒绝,每次面试都是经验积累;

3. 早迭代:简历不是“一稿通用”,要根据岗位需求调整侧重点,用具体案例和数据替代模糊表述。

从校园到职场的跨越,需要用耐心打磨每一个环节。愿学弟学妹们以目标为灯,在逐梦路上步履坚定,终能收获属于自己的offer。

审核 / 杨文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