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校友】谢启盛:自是人生多岐路
来源:商学院
作者:王世斌
时间:2025-08-07

【优秀校友】谢启盛:自是人生多岐路

谢启盛,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商学院2025届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现已考入临夏县统计局。

人到万难须放胆

2025年甘肃省临夏州七县一市招收公务员人数是310个,而报名人数却有足足一万一千多人,对于曾经那个只知道天天打游戏的我来说,“考公”似乎仅停留在想象中。到大三后,我尝试找过许多工作,果不其然的都不顺利,当我第一次开始学习考公资料时候,周围也不时有“你这家伙也想考公”这样的话。但我私以为哪怕对面是天下第一的剑客,人也要有亮出自己宝剑的勇气和气势,毕竟阵中败事十有九,未阵而怯最无面。

真正的转折出现在从试一试看运气,到放开胆子拼尽全力从而落子无悔的心态转变,求乎其上,得乎其中。求乎其中,得乎其下。这种心态的转变会让人对某件事做的极其认真,国考失利后,我接连通过了甘肃省考和新疆事业编,想必过去的我看到现在也会很惊讶,当时心心念念只想通过的事业编如今却只是用了一秒轻轻按了下手印就放弃的东西。

说实话,看到自己进入体检名单时候,刚开始确实颇有一种“研上三五笔”的快感,不过很快也就消散了。毕竟在经历了那么多后,看到那么多优秀的人,也看到了那么多的人走茶凉,提升了自己的思维,拔高了自己的见识,更有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觉。转过头来,唯有“放胆”是走出自己舒适圈的第一步。当我们走出不确切性和不安定的围墙之时,当我们战胜重重困难开拓出一条成功之路时,也许人们会再次称其为神话,然而我要再三强调的是这个世界没有神话,只有年轻人充满梦想,心怀勇气踏上征程而付出的诚实的努力。

境到逆处且从容

直到今天,我依然保留着每天走两到三万步的习惯。走路上看手机时思绪偶尔会被拉回到备考的时候,那时我总会在食堂吃完饭后走一走,顺便拿着手机用粉笔刷题。学校往公交站那条路上有许多小情侣来来往往,我孤零零的人,低着头,傻乎乎的样子偶尔会成为他们取笑的对象。正值青春的我不停的告诉自己要泰然处之,可正因此,我注意力反而更集中在了做题上。往后便越发从容,和他们是走在一条路上,但走的又像不是一条路,我只是一味专注于自己的事。而这种从容,最终反而让我在面试中拿下92.6的分数,成了当之无愧的岗一。

当然,君子慎独,不欺暗室。这种从容不是放纵,更不是随性,而是不去理会周围人的叽叽喳喳,扰乱心志。我在进面的那些日子里每天学习要12个小时,压力大到闹钟响之前就会惊醒,但仍然未去理会那些“别人就是比你厉害”之类的话。我想这种从容应是不被他人所惑,气性内敛,藏于胸臆之间,外显以谦谦之态,让人如温润洁玉。

清风撼波莫问归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天会因为人们怕冷而没有冬天了吗?地会因为人们怕远而不再广阔了吗?一个人的志向又怎么会因为不被大多数人支持与理解而改变呢?我依稀记得《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同舍生皆披绮绣,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不必人云亦云,与人攀比,请坚守已内心最深处的理想。

所以,不必每天去问“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所谓“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不断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勇气,德行,智知。愿化成清风一阵,不与世俗的混臭同流合污,轻轻吹过自己人生的江海,撼动波澜阵阵,莫问归期,不问天涯。

自是人生多歧路

正如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是不一样的。品读三国时雄姿英发的周郎尚且会感慨人生之艰,何况我们呢?在选择考公这条路后,我自然再也没有了其余的时间精力。趴在宿舍里自习室的桌子上时,我又何尝不想在最美好的年纪走遍江南,栏杆拍遍?但人只能在同一时间选一件事做,无论如何,时间总会轻轻的给人留下遗憾。我见过太多比我优秀的人因为运气而失败了,我省考的上岸也有很大的运气使然。但天地本不全,我们每天都在吸入灰尘,这并不妨碍我们把事做的更好一点。没有人的生活是完美无缺的,自是人生多歧路,可当机会来临时,不要踌躇不前,不妨大胆试一试。

拙苗取润土,萱萱夺花艳。笨拙的青苗生长在滋润的土地上,也能夺走夺走花儿的艳丽。是啊,世界归根结底是年轻人的,青年人朝气蓬勃,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大学四年正是青春最美好的时刻,未来有无限可能。即使求学求是之路艰难,有过数不清的遗憾,但今天只是今天,未来也只是今天的未来。笔锋至此,既有我对兰科学子们的勉励与期待,也有我这个农村小孩对自己生活的感慨。借用我心中偶像的一句话,愿学弟学妹们: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有知识的人,对人民有用的人!

审核 / 杨文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