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朗侯军
来源:商学院
作者:王世斌
时间:2025-10-10

一、校园日常,积蓄成长力量

我的校园生活,有着属于自己的鲜活色彩。课程繁忙时,我会和同学们一起,提前到教室准备好资料,为了完成电商案例分析,大家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深入研讨,常常在教室里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没课的闲暇时光,我会待在宿舍或者找个安静的角落,仔细研究各类电商平台的用户评价、销量数据,分析不同商品的推广策略,或是和志同道合的同学线上交流直播带货的话术技巧;周末,我不再是单一地泡图书馆或参加竞赛,而是会和朋友一起去校园周边的文创街区、网红打卡点拍照,记录生活的同时,也会留意这些打卡地的线上宣传方式——比如商家如何通过图文排版、话题运营吸引流量,这些不经意的观察,反而让我对电商营销的“场景化”有了更直观的理解。那时的我,只是觉得要认真对待校园里的每一天,却没想到,这些看似平常的日子——和同学研讨时的专注、对电商运营的钻研、连拍照打卡时的观察与思考,都为我后来在坚朗五金的工作埋下了伏笔,成为了我职场上的“隐形助力”。

二、筑牢专业基础,夯实前行根基

刚接触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时,我满是好奇与热忱。从《电子商务概论》里了解电商行业的整体框架,到《网络营销》里学习如何通过网络为产品引流获客,再到《数据分析与应用》里探寻用户行为数据背后的规律,每一门课都为我打开了电商世界的一扇新窗。学习《新媒体运营》这门课时,面对复杂的平台规则和运营技巧,我曾感到十分棘手。但为了弄通一个知识点,我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向老师请教。当时我没想过这些知识能和未来工作直接挂钩,只是一心想着把专业基础打扎实,不浪费课堂上的每分每秒。后来才发现,这些认真积累的“基本功”,成了我在坚朗五金职业道路上最坚实的铺垫。

三、订单班,指明职业方向

其实在加入坚朗五金校企合作订单班之前,我对未来的职业方向十分模糊,觉得就业还很遥远,过好当下就行。可进入订单班后,一切都变了:我们能近距离接触坚朗的企业导师,听他们讲述五金行业的发展趋势、坚朗各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还能参与企业组织的实践活动,比如跟着坚朗的员工去车间了解五金产品的生产流程,到展厅学习产品的展示与讲解技巧。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五金行业的岗位并非简单重复,而是需要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素养——而这些,正是我在专业学习中所培养的。而且坚朗“创新、协作、卓越”的企业文化,也与我自身的价值观十分契合。所以在面临实习选择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朗,因为订单班已经让我看清了方向,我知道这份工作不仅能发挥我的专业优势,更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

四、职场挑战,褪去青涩锋芒

刚入职坚朗时,我就是个纯粹的“职场小白”:看不懂复杂的工程图,和客户交流时总是无法精准把握需求,第一次独立负责一个小项目时,还因为对产品性能介绍不到位而被客户质疑。但我从未想过退缩,订单班所传递的“坚韧”精神时刻提醒我,遇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看不懂工程图,我就拿着图纸去车间,对照实际产品仔细研究,还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请教;沟通不顺畅,我就把每次和客户的交流都记录下来,事后复盘总结,思考如何改进表达;项目推进不顺时,就和团队成员一起分析原因,调整方案。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个建筑公司客户对我们的一款新型门窗五金件的使用寿命存疑,我运用专业所学,结合产品检测数据,为客户详细分析了产品的耐用性,并根据客户项目的具体情况,给出了针对性的使用建议,最终成功获得了客户的信任。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工作中的困难都是“成长课”,每跨越一步,自己就比之前更成熟一分。

五、早探索、敢尝试,未来更笃定

别怕暂时的挫折,大不了重新出发。我们或许都曾有过迷茫,但只要愿意早些去探索、多些行动,就能在毕业步入职场时,少一些慌张,多一些笃定。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也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校园里积蓄足够的力量,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走出独属于自己的精彩。

审核 / 杨文晶